2009年4月28日星期二

一个“政治正确”的词

作者: 汪海明 2009年04月28日 14:28:21
分类:未分类

  许多年前,我是个貌似的文艺小青年。有一天,看到了王家卫的《重庆森林》的台词。里面有下面的一段:


  “啊,请问有没有5月1号到期的凤梨罐头?”

  “今天几号啦?”

  “4月30啊”

  “是啊,明天过期的东西我们不会摆出来的。”

  “还有两个钟头,这么早就收掉了?”

  “过期的东西没人要的,人家要买也要买新鲜的”

  “新鲜新鲜,什么新鲜啊?就是你这种人啦,喜新忘旧的。”

  “喂,弄一罐凤梨罐头要花多少心血你知道吗?又要种,又要摘,又要切,你说不要就不要啊?你有没有想过罐头的感受?”

  “先生,我只是职员,我负责卖东西的,你叫我去想罐头的感受?!你有没有想过我的感受?又要抬,又要搬,还要负责扔,我也希望那些罐头永远不

  会过期,我还省功夫呢?你那么爱过期罐头是吗?我这里有一箱,全送给你,不收你钱!”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在什么东西上面都有个日期,秋刀鱼会过期,肉罐头会过期,连保鲜纸都会过期,我开始怀疑,在这个世界上,还有什么东西

  是不会过期的?

  “老师傅,秋刀鱼要不要?”

  “过期的,不要!你要吧。”

  终于在一家便利店,让我找到第30罐凤梨罐头。就在5月1号的早晨,我开始明白一件事情,在阿May的心中,我和这个凤梨罐头没有什么分别。

  

  现在我终于可以坦白地说,当时我完全不懂它为什么要弄这样一段关于凤梨罐头的磨磨叽叽的无聊台词。可谁敢说不懂啊?那多丟份啊。简单,什么都不说,就是懂了,“佛曰:不可说,不可说”。当时,让我感兴趣的另一个问题是:凤梨到底是啥?“佛曰:不可问,不可问”,一问就露怯了。

  后来,有了互联网,困扰多年的问题才解决了:凤梨,不就是波萝嘛,喊它一万遍“凤梨”,它也还是波萝。

  以是都是废话,但和这篇东西多少有点儿关系。往下看就明白了。

2005年,时任国民党主席连战会见了中国共产党总书记胡锦涛。这次会见成果当然是大大的,开创新局面自然也是有转折意义的……也带来一些有意思的现象,其中之一,就是带来一个“政治正确”的词。
  这个词,就是“愿景”。“愿景”是啥意思?《现代汉语词典[第五版]》之前的汉语字典和词典都没有。但是,在一些管理类的书中,这个词倒是常见
,不用倒显得没学问,显得“非我族类”,是要被翻白眼的。
  但是,从2005年开始,“愿景”开始进入了伟大的《现代汉语词典》。这又是怎么一回事呢?
  据消息灵通人士透露:《现代汉语词典》主编2005年5月初某晚上从电视上看到国民党和共产党关于发展两岸关系的会谈公报里使用了“愿景”这个词,
立即打电话给编辑部的人,要求赶紧在正在终稿付印的2005年版《现代汉语词典》里加入这个“新”词。于是,在《现代汉语词典[第五版]》1681页里,“愿”字下,有“愿景”一词,意为“希望将来能达到某种目的的想法”。
  查2005年的“中国共产党总书记胡锦涛与中国国民党主席连战会谈新闻公报”,有两句话用到了“愿景”:

  ……基于两党对促进两岸关系和平稳定发展的承诺和对人民利益的关切,胡总书记与连主席决定共同发布“两岸和平发展共同愿景”。
  目前两岸关系正处在历史发展的关键点上,两岸不应陷入对抗的恶性循环,而应步入合作的良性循环,共同谋求两岸关系和平稳定发展的机会,互信互助,再造和平双赢的新局面,为中华民族实现光明灿烂的愿景。
  要不我一直极为推崇《现代汉语词典》呢,看看人家主编,多么“政治正确”啊!
  能做到“政治正确”的,绝不只是《现代汉语词典》的主编一个人。2006年天津高考作文题是:
  《现代汉语词典[第五版]》收录一个新词-愿景,词义是:所向往的前景。请以“愿景”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
  嗯,想来2005年的高考作文题已拟定,不然当年就有可能就可以当做题目了。
  每一个一个生在红旗下,长在改革开放新时期的、在媒体混口饭吃的人,都知道“政治正确”有多么重要。就拿做与台湾相关的新闻来说,一不小心,自己丟饭碗事小,在文字上分裂祖国,破坏统一,给“台独”分子以口实,事大。
  从技术的角度来说,涉及台湾的报道中,会碰到很多两岸的文字不一致的情况。
  本文开头所说的“凤梨”,就是一例。其他的例子也不少:

  这边叫“叶利钦”,那边称“叶尔金”;
  这边叫“软件”,那边叫“软体”;
  这边叫“导弹”,那边说“飞弹”;
  这边吃“盒饭”,那边吃“便当”;
  这边干点儿事叫“通过某些渠道”,那边叫“透过某种管道”;
  这边管那种永远只能拍黑白肖像的动物叫“熊猫”,那边叫“猫熊”;
  ……

  虽然海峡两岸同为中华子孙,同根同源同脉,但毕竟分隔了50多年,语言上就难免有些不同的说法。我想,两岸统一的内容里,也应当包括这种语言上的统一。
  目前,“陈江会”(那边叫“江陈会”)每会见一次都能带来好多好多的成果;每天都有数千“陆客”(那边的叫法)到台湾溜弯,还有10多亿人在排
队呢。以这种热情来看,两岸的统一确实是不以“台独”分子的想法而改变的。统一的确很有必要,包括语言文字上的统一。
  本来嘛,两岸用的都是汉语,这种同一个东西,两种叫法的情况实在没有必要,也妨碍交流。如果一直不统一,自顾自的发展,估计再过几十年,两岸
得出一本“互译”词典了。这也是一种“政治正确”的想法吧?
  当然,这种“政治正确”的事,我们这边得由一个一向“政治正确”的机构来完成。想来想去,我还是觉得,最合适的机构就是广电总局。因为它早在
2004年就规定“主持人讲话不得模仿港台腔”。这种规定,起得早,站得高,看得远,正是一种“政治正确”的积极探索,虽然此举很可能伤害了港台同胞的感情。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

关注者

博客归档

标签

我的博客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