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4月26日星期日

章詒和﹕我沒錯

〈告密者〉和〈底〉文,於心之巨痛。此後的熱議,大半在於以往形象的塌。文中,兩則了一感受。好在眼下不比前,年的告密者和底人,已不敢辭嚴自己的作為辯護,甚至不敢面自己的去。這說明我步,人心中的恐少。

太多的來電聲援;疑和指摘也不在少些我都心婉的告、重的疑、尖的批,方式各歸納容有三。一,告密、然不,但帳應該算到毛的上,大奸大叫他一人全扛了,純屬制度問題,跟下面的人無關。二,告密與臥底,雖為人不,但放到當時境中,一切皆可原,不揪好,社疤」揭不得。三,要大局出太情化,向前看嘛。人的不滿,其只有一:寓真先生在〈聶紺弩刑事案〉,你麼斷定告密者中就有苗子?人家求的也是真,有黑字,才算眼見為實。求「聶檔」所寓之真,原本不,但疑和指摘,真的對嗎?是我

「隔江和淚聽滿。」往事不如,往事也不全是故事。延伸到現實史,就不再只是史,它已化為現實。只要在奉命舉報堂言,只要電話在被監聽控,密告和監視便不是往事,它仍然是我們當下活生生的存在。中文人有史:一部是受歧、受侮辱的血史;一部是做幫閒、做幫兇醜惡史。「奉旨告密」,旨的主子固然可;但友求,就因其上了奴才,做了幫閒幫兇,便責嗎?文人受苦受辱,能作幫閒忙甚至幫兇。所以,血煎熬中罪愆陋,天天如影形。自古主子統馭,就是用文人整文人,只有這樣才能刺入骨髓——破解「聶詩」玄,唯有高人知音。要想留住真相,不隨風散去,對這兩史,我就都要總結、反思。正前者需要勇,正後者需要更大的勇,既不能靠,也不能乞於春秋法,尊者親親無濟於事。在些方面,多少教。而任何人曾行,也不被此前此後的勞績舉兩下扯平或相互抵消。。”《中式告密》:最黑暗最骯髒無恥最下流也是最可悲的案。

「隔江和淚聽滿

苦辣酸甜一吐快,智褒由他。我了看到的,了想到的,我會對自己的觀點度和情感負責能看到和想到,那也在情理之中。有誰覺得有於某人的清可以大小心求。有主子的代,能將聶紺弩送進監獄法治的今天,能把我打上公堂。好在大家的墨黑字,封的案毋庸疑,只有朝一日了天日,念自一一解。至於討論案公開問題,我舉雙成。建聶紺萬計的文字、卷宗,把足有一人高的章伯隆基案,辦個,全。叫中人民,特今天的青年人長長見識開開眼界。很好!

想去,追昔今,念之慎之,應擇鳴默:我沒錯

20094月於北京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

关注者

博客归档

标签

我的博客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