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4月11日星期六

胡耀邦 -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胡耀邦
胡耀邦


任期
1981年6月29日1987年1月15日
1982年之前称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主席
前任华国锋
继任赵紫阳

出生1915年11月20日(1915-11-20)
中国湖南省浏阳市
逝世1989年4月15日 (73岁)
中国北京市
政党 中国共产党
配偶李昭



经历

  • 抗日军政大学政治部主任
  • 中共中央军委总政治部组织部副部长
  • 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中央书记
  • 中共湖南省委书记处书记
  • 湘潭地委第一书记
  • 中共中央西北局第二书记
  • 陕西省委第一书记
  • 中国科学院副院长
  • 中共中央组织部长
  • 中共中央秘书长兼宣传部长
  •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
  •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
  • 中共中央书记处总书记(1981年6月—1982年9月)
  • 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三书记
  • 中共中央总书记(1980年2月—1987年1月)

位于湖南浏阳的胡耀邦故居





胡耀邦1915年11月20日1989年4月15日),中国共产党前领导人。他是改革早期平反冤假错案真理标准大讨论的具体执行者,1987年被指责反自由化不力而下台,是一个在中国共产党党内还存在争议的人物。1989年他的逝世成为后来演变成六四事件的全国性学潮的直接导火线。

目录

[隐藏]

[编辑] 官方简历

  • 1915年11月20日生于湖南长沙浏阳中和镇苍坊村
  • 1929年经本乡杨桂英介绍秘密加入共青团
  • 1933年9月由共青团团员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
  • 1935年1月任红军三军团第五师第十三团党总支书记
  • 1937年10月任抗日军政大学政治部副主任、一大队党总支书记、政治委员
  • 1938年任抗大一分校政治部主任
  • 1939年任中共中央军委总政治部组织部副部长
  • 1946年任冀热辽军区政治部代主任,期间参加北平军调处工作
  • 1947年6月任晋察冀野战军第四纵队政治委员,9月任晋察冀野战军第三纵队政治委员
  • 1948年8月任华北军区第一兵团政治部主任
  • 1949年1月任华北军区十八兵团政治部主任,4月兼任太原军事管制委员会副主任,5月任第一野战军政治部主任,12月任中共中央川北区临时工委书记
  • 1950年2月任中共川北区党委书记、川北行政公署主任、川北军区政委、西南军政委员会委员
  • 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中央书记(1957年改称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52年8月-1966年8月)

期间兼任中共湖南省委书记处书记、湘潭地委第一书记(1962年11月-1965年1月),中共中央西北局第二书记、陕西省委第一书记(1964年12月-1966年3月)

位于湖南浏阳的胡耀邦故居
  • 1975年任中国科学院党的核心小组第一副组长、中国科学院副院长
  • 1977年3月任中共中央党校常务副校长,12月任中共中央组织部长
  • 1978年12月在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上当选为中央政治局常委,任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三书记、中共中央秘书长兼中共中央宣传部长
  • 中共中央主席(1981年6月—1982年9月)
  • 中共中央书记处总书记(1980年2月-1982年)
  • 中共中央总书记(1980年2月—1987年1月,其中从1980年2月十一届五中全会到1982年9月十二大期间的总书记一职主要负责中共中央书记处的工作,并不是党的最高领导人。1982年中共十二大通过的新党章规定,党中央不再设主席,只设总书记,从此,中共最高领导人的头衔为总书记。)
  •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1978年—1987年)
  •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1978年-1989年)
  • 第一、二、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
  • 中国共产党党员(1933年—1989年)

[编辑] 早期

1929年,胡耀邦在浏阳中学读书的时候,秘密加入共青团

秋收起义时参加革命1933年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34年10月参加长征,在攻打娄山关战役中负伤。曾先后担任十八兵团政治部主任、新民主主义青年团中央第一书记等多项职务。文革后期邓小平复出期间,胡耀邦主持科学院的工作,对一定程度上恢复正常的科学研究和培养青年人才起到了重要作用。文化大革命后成为中国高层领导人之一。

[编辑] 担任总书记时期

1981年6月至1987年1月,担任中共中央总书记1981年6月至1982年9月任中共中央主席总书记。胡耀邦作为中国改革派曾经是邓小平赵紫阳的亲密政治伙伴,是邓选定的第一位接班人。邓小平曾一度考虑让胡在十三大后出任军委主席和国家主席。真理标准大讨论和推动主持平反冤假错案,被认为是胡的两大功绩。

提拔重用现任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

1985年5月10日香港《百姓》杂志的陆铿在中南海访问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胡耀邦,整理成《胡耀邦访问记》发表在同年6月出版之《百姓》半月刊上,被视为纵容资产阶级自由化的罪证之一。

中共文件显示,中共元老们认为胡耀邦对知识分子的资产阶级自由化倾向的纵容要求其辞职,邓小平指责胡耀邦应该对1986年学生运动的失控负责,1987年1月16日胡耀邦被迫辞去总书记职务,保留政治局委员。

李锐说,胡耀邦是他遇到的可以坐下来真正平等交谈的两个高层领导人之一[1]

[编辑] 逝世

1989年4月8日早上,胡耀邦在中南海怀仁堂参加十三届四中全会前夕的政治局扩大会议,开会期间,胡突然心脏病发,随即送至协和医院,情况虽没过危险期,但一直稳定;至4月15日早上,胡突然因急性心肌梗塞,抢救无效于早上七时五十三分逝世。

胡逝世后,随即翌日在北京主要高校校园内出现形形色色的大字报,借悼念胡批判1986年令胡下台的“老人政治”,及后发展成学生与民间联合运动并导致近代著名的六四事件

胡去世后,骨灰按其遗愿归葬江西共青城

《胡耀邦与平反冤假错案》(修订版)封面

[编辑] 诞辰90周年纪念

2005年11月18日中共中央在中南海召开座谈会纪念已故中共总书记胡耀邦诞辰90周年纪念。会议估计有350人参加,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出席了座谈会,国家副主席曾庆红发表讲话,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吴官正主持。

此前据路透社报道,先前定于2005年11月20日,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的隆重纪念胡耀邦诞辰90周年大会,以及中共总书记胡锦涛将发表讲话将被降格规格和取消,而中共总书记胡锦涛则以出访为由不出席纪念仪式。与此同时,胡耀邦在湖南浏阳的故居已经修复原貌,坐落在故居对面的新的胡耀邦生平业绩陈列馆也在紧张施工,准备在11月20号开放。

另外,《胡耀邦传》第一卷于11月25日上市(第一次印数十万册),与其相关的《思念依然无尽─回忆父亲胡耀邦》(第一次印数二十万册)、原来被禁的《炎黄春秋》2005年11月号也放行出版上市,12月7日中国青年报冰点周刊》刊登胡启立撰文《我心中的耀邦》,为该报16年来首篇纪念胡的文章。

[编辑] 评价

胡耀邦1989年逝世时,中共中央发布的讣告称:

胡耀邦同志是久经考验的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我军杰出的政治工作者,长期担任党的重要领导职务的卓越领导人。

六四事件前官方有一定的纪念活动,包括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的有邓小平参加的高规格追悼会,追悼会规格比叶剑英逝世时高出半格。此后,中国政府一直都对胡耀邦的评价忌讳莫深。直到胡耀邦九十冥寿的时,官方才重提1989年胡逝世讣告中的评价。

此外,民间亦有如下的评价:

  1. 拨乱反正,平反冤假错案。
  2. 引发了全国范围内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大讨论。
  3. 领导共青团做得很好。
  4. 胡耀邦做到深入实际,调查研究和很亲民。
  5. 胡耀邦时代对西藏新疆有六条政策,调整自治区各级领导班子,增加少数民族干部比例,汉族干部可以提前退休,也可以协助调回内地。招工、参军、上大学、干部向少数民族倾斜,少数民族语文、宗教复苏。人们对胡耀邦的民族政策有不同的评价:
    • 很多人认为这些政策起着缓和民族矛盾、发展民族地区的目的。也有人认为没有收到很好的效果,特别是损害汉族利益,民族矛盾也有加深,特别是新疆分裂势力日益猖獗。上至当时中央人员(指邓力群)下至新疆和西藏的干部(见王力雄《天葬》)称胡耀邦为“胡乱邦”。

[编辑] 子女

长子胡德平次子胡德华李恒(本名李满妹,为体现男女平等,满妹随母姓),李恒丈夫为现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政治委员刘晓江

[编辑] 注释

  1. ^ 另一个是黄克诚

[编辑] 参考书籍

  • 《胡耀邦传第一卷(1915~1976)》张黎群、张定、严如平、李公天、唐非等主编,人民出版社,中共党史出版社2005年11月初版,ISBN 7-100-52875 编者前言
  • 《思念依然无尽─回忆父亲胡耀邦》满妹 著,北京出版社2005年11月初版,ISBN 7-200-06260-X/I.934
  • 《中国改革年代的政治斗争》杨继绳 著,Excellent Culture Press 2004年11月初版,ISBN 962-675-803-1
  • “解不开的胡耀邦情结”特辑 《明报月刊》2005年12月号 ISSN 9770580629199
  • “我们心中的胡耀邦”专稿 《炎黄春秋》月刊2005年11月号 ISSN 1003-1170 (在五柳村─胡耀邦研究网站有专稿文章刊登)
  • 《胡耀邦与平反冤假错案(修订版)》戴煌 著,中国工人出版社,2004年7月初版,ISBN 7-5008-3245-1

[编辑] 外部链接

维基语录上的相关摘录:
党职
前任:
冯文彬
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中央书记处第一书记
1953年1966年
继任:
韩英
前任:
张德生
中共陕西省委书记
1965年1966年
继任:
霍子廉
前任:
郭玉峰
中国共产党中央组织部部长
1977年12月-1978年12月
继任:
宋任穷
前任:
华国锋
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主席
1981年6月-1982年9月
继任:
职位撤销
空缺期
原因:职位撤销
前一位相同头衔:
邓小平
中国共产党中央书记处总书记
1980年2月-1982年
前任:

原因:新设职位
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总书记
1982年9月-1987年1月
继任:
赵紫阳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

关注者

博客归档

标签

我的博客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