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5月14日星期四

美国之音记者现场观察:新旧北川

来源:美国之音

(加拿大新闻商业网www.newnews.ca 09年5月12日讯)旧城在地震中被摧毁,幸存者仍在板房里生活,新城将于明年底完成一期工程——这就是去年5-12地震重灾区北川最近的过去、目前的状况和不远的将来。

时隔一年,重返北川,眼前的景象既熟悉又陌生。熟悉的是,大部分废墟按原样保留下来了;陌生的是,5-12之后,北川县城一再遭受次生灾害侵袭,地貌又发生了变化。余震、泄洪、滑坡、泥石流给山体留下条条沟壑和裸露的沙石,使河道被淤泥覆盖,也把部分废墟掩埋起来。

去年常见的景象---大型机械的轰鸣、搜救队员的身影、疾驰而过的救护车等没有了,取而代之的是悼念的人群、低声的饮泣和一束束鲜花。废墟被警戒线栏起,告示牌提醒人们:“放轻你的脚步,放低你的声音,给逝者一个安宁”。






旧北川城内的告示牌(美国之音记者)

宁静被鞭炮声打破,侥幸生还的人在用传统方式为遇难者送上祝福。

禁止进入废墟,不仅是因为那里仍然危险,还因为被摧毁的北川县城将作为地震遗址保护起来,供人参观、凭吊。竖立在废墟中间的标语牌写着:“地震文物国家所有,应受法律保护”。一些在地震中被砸毁的汽车也用苫布包裹起来,上书“北川博物馆封”。

*副县长:“一新一旧”是重建重点*

北川县副县长贺旺告诉美国之音,“一新一旧”是北川灾后重建的两个重点。“一新”就是易地再建新县城;“一旧”是指利用旧城废墟建立一个地震遗址博物馆。

他说:“根据我们的初步的设计方案,我们要对老县城呢,实施一个完整的保护,就是把老县城两平方公里的地震遗址作为一个整体,尽可能地把它原貌地保护下来。同时在我们的任家坪建造上万平米的这样一个地震遗址博物馆。”

这位毕业于清华大学的研究生说,建造博物馆既可以展示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也能普及地震知识,还可以推动未来旅游业的发展。

他说:“地震遗址遗迹是我们一个新的旅游资源,那么我们就把地震的遗址、遗迹和我们原有的一些旅游资源结合起来,规划新的旅游线路,通过旅游业的发展呢,进一步实现北川未来经济社会的一个可持续发展。”

新县城的规划已经完成。新址选在一片群山环绕的平原上,距离老县城23公里,位于安县境内的永安镇和安昌镇之间。据此,国家主席胡锦涛给新县城取了个寓意美好的名字“永昌镇”。

北川县始建于公元566年,相传是古代治水英雄大禹的出生地,也是上世纪30年代中共红军的长征路过之地,1952年县城迁至现址。由于座落在两条地震断裂带上,五十多年来这里发生过多次大震小震。在5'12地震之前,也曾有讨论是否要把县城搬到其它地方。

*惨痛的代价使规划者接受了教训*

贺旺说:“我们就把安全作为选址的第一原则,所以说(把)地质安全,包括地质灾害风险的评估呀,作为我们选址工作的一个重要的基础。”

官方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超过96%的群众赞成这个选址。

据介绍,新县城将建成安全、繁荣、宜居、绿色的家园。新县城灾后重建总体规划图,张贴在公示板上,竖立在街头巷尾,供民众评议。

贺旺副县长说,新县城的建设将分三个阶段完成。

“第一阶段就是灾后重建期。考虑到明年年底,要建成三平方公里,安置三万人。那么主要的任务呢,就是要建设市政基础设施,还有保障性住房,还有一些基本的公共服务设施。”

*未来三年190亿元投入重建*

第二阶段从2010年起到2015年止,是进一步聚集人口、完善城镇功能的时期,人口规模将达到五万,建城面积达到六平方公里。第三阶段则是从2015年到2020年,届时人口将达到七万,占地面积达到七平方公里。

贺旺说,新城将有两个最大特色。“一个是它的山水园林的特色,也就是彰显它自然生态的特色;另外一方面呢,就是它在文化上的特色,就是要体现羌民族的文化特色。”

北川是中国唯一的羌族自治县。地震前,北川有羌族人口九万,其中大约十分之一在地震中丧生。

为了保留对历史的记忆,一些老县城地名将用来命名新县城街道。跟援建省份山东相关的名字也会出现在新城,比如“齐鲁大道”等,以体现震后出现的“爱心”文化。

有关部门还对北川进行了干部支援。地震中,北川有400余名官员丧生。现在,光中央组织部和四川省委派来的副县长就达12人之多,使北川的副县长增至28人。

负责规划工作的北京挂职干部贺旺就是其中的一个。他说,看到灾民现在还住在帐篷和板房里,他心里着急。

不过,用不了多久,永昌镇将拔地而起,北川将出现“一新一旧”两个县城并存的局面,旧的记录历史,新的迈向未来。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

关注者

博客归档

标签

我的博客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