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5月6日星期三

中国已成为海军大国

中国观察

作者 香港特约记者 张文中

发表日期 30/04/2009 更新日期 30/04/2009 13:46 TU

本月23日,北京为纪念海军创建六十周年,在青岛举行海上大阅兵,引起全球关注。今天的中国观察要为大家介绍有关中国海军大阅兵的分析评论。

美国《环球邮报》署名马克 马金农(Mark Mackinnon)的评论称:“在周四(23日)清晨,长长的一排灰色军舰将驶过青岛这座港口城市,这是中国日益增长的海军实力的一次空前展示,声明中国愿意在世界各地运用它。在官方上,周四的舰队检阅是为了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创建六十周年。但这次力量的展示(包括首次公开展示中国核潜艇舰队)也将提醒大家,中国已经成为全球海军大国。这是这个13亿人口国家的自豪时刻,也是中国一些近邻暗自忧心的时刻。”“美国海军作战部长罗海德(Gary Roughead)认为,中国为自己海军的进步感到骄傲是应该的,但警告说中国需要主动透露自己的意图以免引起误解。”

美国“詹姆斯敦基金会”网站的评论称:“青岛和北京所展示的常规军事武器和战略核运载系统,在某种程度上是为了向外国观众表明中国保卫其边界和主权(包括与别国有争端的领土)的能力。它们也是为了向中国人民证明北京军事投资的成果。”“在解放军的军事理论中,大阅兵及外国人的参加被看作中国战略威慑态势的重要组成部分。有人说中国的战略意图不透明,其实恰恰相反,无数报纸杂志的文章及白皮书等官方出版物,特别是解放军军事科学院的教科书《战略学》都明确提到了解放军的多层威慑战略。最近论述中国威慑态势的外国分析都聚焦于它的核威慑政策。事实上,虽然核威慑是中国威慑策略的一个要素,但解放军的威慑概念要广泛得多。”

印度《印度时报》署名加雅达瓦 里拉德(Jayadeva Ranade)的评论称:“海上的演习很少成为新闻头条。然而,大多数帝国都是拥有强大海军的国家。中国领导人意识到,一个现代化的中国需要一支强大的海军,以保护其领土疆界,更重要的是,保护宝贵燃料及其它自然资源的进口。”“ 近年来,海军的发展让中国领导人得以制定强大的对台政策,积极与越南、菲律宾、日本等国争夺海上领土主权。” “菲律宾和马来西亚最近宣称对南沙群岛部分地区拥有主权。中国以行动表明它将以实力对付,这无疑令周边地区更加忧惧。相关国家在该地区的监测行动以及蚕食领土的行为将会继续下去,中国领导人已经作出了政策选择:杀鸡给猴子看。”

美国《时代周刊》署名比尔 鲍威尔( Bill Powell)的评论称:“这次周年庆祝活动适逢美中关键时刻。在4月6日,国防部长盖茨宣布打算围绕‘我们参与的战争’而不是围绕军事规划者的想象来制定未来的国防预算。这个决定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多年来,关于北京的军事意图,五角大楼的国防知识分子和军官当中爆发激烈的辩论。鹰派坚称中国寻求把美国军队逐出太平洋,让数十年来作为美国池塘的太平洋变成北京的湖泊。”“盖茨的新预算尝试解决纷争。”“这给北京发出明确无误的信号(事实上,可以说是历史性的信号):美国为潜在战争备战的战略在收缩,也许我们根本不认为你们是一种威胁。”“如果中国现在作出回应,在军事方面对外界更坦诚一点的话。大型的周年纪念活动不断会有,但像现在这个时刻却是罕有的。中国领导人是否够聪明,能够抓住这个机会?”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

关注者

博客归档

标签

我的博客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