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于轼总是处于争议之中。最近几个月,打到他家里的电话忽然比往常多了起来,除了来自学界、媒体等的邀请外,很多电话人不问青红皂白,先是扯着嗓子劈头盖脸一通乱骂,然后不等茅于轼辩驳,“哐当”一声就挂掉了。>>反对限价房和经济适用房
茅于轼对此表示,骂人也是一种权利与自由,尽管粗暴,但需要尊重,而这些批驳,对于他的治学与处事,“没有一丝一毫的影响”。茅于轼说,他已经80岁了,只有抓紧时间去做自己认为最紧要而且正确的事情,他一点都不在乎这些批评与质疑。
茅于轼的老伴赵燕玲75岁了,除了视力略有不济外,身板硬朗。200平方米的大房子,大大小小五个房间,里里外外的家务事,基本上都由她一个人操持,她乐此不疲,也游刃有余,觉得保姆反倒不怎么靠得住,于是家里一直不雇保姆。
最近几个月,陪伴在茅于轼身边的她发现,很多电话指名道姓要找茅于轼,然后扯着嗓子劈头盖脸一通乱骂。短暂的气愤和莫名其妙之余,她深感伤心和委屈,她知道,茅于轼一定又在外面说话了,而说的这些话,有些人非常不爱听。
每逢这样的场景,茅于轼倒显得轻松得多,他总是对老伴呵呵一笑说,以前比这严厉得多的大批判都走过来了,这些算不了什么,不用在乎。
茅于轼:讨厌我的有两种人,一种人是贪官污吏,一种就是不明白的人。
茅于轼:我不在乎拿外国人的钱,也不在乎拿资本家的钱。我不拿他的钱,我拿谁的钱?谁给我钱?政府的钱,我们很难拿到。有没有老百姓拿钱给我们?有,那是少数,给个两万三万的,靠这个根本活不了。
茅于轼:任志强给我的100万是干什么的?干扶贫的事!我得到他什么好处了?他连请我吃顿饭都没有!
茅于轼:对于买不起商品房的人,方法很简单:租房。
骂我是他们的权利
茅于轼的家在北京木樨地的干部小区。每天早晨六点,茅于轼就起床了,从六点到七点,是他收发电子邮件并安排一天日程的时间,除非出差在外。七点过后,与老伴一起用餐,然后准备外出开会或到受邀地发表演讲。倘若不外出,他便与老伴到公园散步,回来后继续在书房伏案写作,那台联想笔记本电脑已经陪伴他有好几年的时间了。
大量的题词、约稿、书评、推荐信让他应接不暇,虽然推掉了不少邀请,每天依旧忙得不可开交,甚至在就餐的时候,他仍旧在匆匆看报纸,浏览一天要闻。中午十二点是午餐时间,片刻午休后到傍晚六点晚餐这段时间,用来接待客人来访。晚上十点半、最迟不超过十一点,一天的工作结束。如此反复,天天如此。
因为在时间管理上的科学和严苛,加之早年坚持体育锻炼培养起来的好体魄,已经80岁高龄的茅于轼,尽管生活与工作繁忙不堪,却过得有条不紊。
茅于轼的房子很大,但此前仅仅属于两个老人居住,只是最近儿子从深圳回来,暂时蜗居在这里。书架分散在各个房间,上面除了各种书籍还有很多碟片,因为近年来听力不太灵光,加之事务忙碌,酷爱西方音乐的他很少去接触它们了。而两位老人的合影几乎在房间的任何显著位置都可以看到,装裱得浪漫而温馨。茅于轼书房的办公桌上堆满了书报和材料,留待批阅整理。从书房探头向外,阳台上的花开得很好,客人送来的百合香气扑鼻,令人陶醉。
从《择优分配原理》引发学界关注,一直到与张曙光、盛洪等创办北京天则经济研究所并屡屡抛出重量级调研报告,再到筹建小额贷款公司在灰色地带艰难操作、专事西部扶贫的保姆学校尴尬招生、官司缠身,茅于轼近年来的诸多动作与言论,已经成为公众话题。尤其在最近一两年间,他针对大量社会问题、经济现象发表的不俗论断,在获取一些赞同时,更引致骂声一片。
崇尚绝对市场主义的茅于轼认为,现在的社会太浮躁,糊涂人太多,理性思维太少,他已经80岁了,走路不稳,听力不行,好像已经看到了生命尽头的景象,没有时间去伤心与驳斥了,只是抓紧时间去做自己认为最紧要而且正确的事情,而且他一点都不在乎这些批评与质疑。
他说,骂人也是一种权利与自由,尽管粗暴,但需要尊重,而这些批驳,对于他的治学与处事,“没有一丝一毫的影响”。
两种人讨厌我
此前数年,茅于轼出席各种场合从来都是独来独往,绝少有助理跟随。如果活动在北京举办,他甚至会坚持自己打车前往,谢绝主办方派车接送。在他看来,“空车来、空车走,这一个来回就给北京制造了两次堵车的机会”。
最近两三年,眼见茅于轼每天各方奔走、行色匆匆,但已抵挡不住岁月的侵蚀,日显老态,记忆力也大不如前,时有遗忘与疏漏,老伴赵燕玲开始担心他的外出安全,也尤其为他的“挨骂”而伤心,不但尽可能地陪伴他外出、照料他的起居,而且竭力为之屏蔽不必要的应酬。
在赵燕玲看来,老两口年岁都大了,不需要高消费,也不追求名牌,“名”有了,“利”也足够,于是一直希望茅于轼“退下来”享几年清福,但茅于轼放不下自己的研究,放不下手头的扶贫工作,放不下西部那些贫苦的孩子们。
除非为了“换换环境、休息一下”,偶尔与老伴出去看看电影、听听京剧,茅于轼“生活即工作”。赵燕玲说,老实讲,他为了什么?他真的是一心一意为了国家,为了人民。
茅于轼说:“讨厌我的有两种人,一种人是贪官污吏,一种就是不明白的人。我在保护他们的利益,他们却以为我在损害他们的利益,这样的人是不明白的人,是糊涂人,这种人应该说是相当多的。”
“18亿亩红线不靠谱”
南都周刊近日对话茅于轼,他在采访中表示,“我不在乎拿外国人的钱,也不在乎拿资本家的钱”。从炮轰18亿亩耕地红线、建议取消经适房到“廉租房无厕论”,茅于轼屡屡抛出重量级言论。对外界有关他 “哗众取宠”的说法,茅于轼说,按照自己的理解,哗众取宠的含义是制造假新闻吸引大家眼球,而他不是,他坚信自己的说法是完全正确的。
南都周刊:在天则去年12月举办的“粮食安全与耕地保护”发布会上,您提出不存在粮食安全问题,耕地保护的18亿亩红线是错误的。这样的说法,是基于怎样的一个研究?
茅于轼:经济学不像物理和化学,化学上两个氢原子、一个氧原子构成一个水分子,经济学里面是没有比例的,用化学的方法来看经济学,以为设个18亿亩红线,粮食安全就有了保障,哪里有那回事。你去看看美英法德这些发展得好的国家,他们有没有18亿亩红线?根本就没有。
现在中国不缺粮食,粮食很便宜。缺的是什么?缺的是住房,大家买不起。为什么住房贵?是土地的价格贵。为什么土地的价格贵?缺少土地。为什么缺土地呢?18亿亩红线给卡住了。
南都周刊:那么,有没有人出来告诉您这18亿亩红线设置的缘由、统计的方法?
茅于轼:根本不可能统计出来,完全没有可能性。改革开放以后,我们的人口增加了40%多,粮食增加了60%多,耕地不但没增加反而减少了,但我们现在吃得比过去任何时候都好,比任何时候都饱。现在吃鱼吃肉吃鸡,靠的是什么?靠的是改革,靠的是市场,靠的不是18亿亩红线。
怎么将耕地数量与粮食安全挂上钩的?不可能论证出来。你怎么知道变成17亿亩,粮食就不安全了?事实已经证明了,过去设的21亿亩的红线就没保住。保不住的一条线,你弄他干什么?是有好处。虽然保不住,但有一条线卡着,你要用地,可以,到我这来审批,有一条线与没有一条线,效果不一样。
南都周刊:您崇尚的是绝对的市场主义,可市场也有不灵的时候。如果全世界出现粮荒,怎么办?
茅于轼:全世界出现粮荒是个什么情况呢?火山大爆发、原子战争,或者气候变暖这些大灾难,真要到那时候,耕地一点用处都没有,全世界都得挨饿。
日本40%的粮食靠进口,韩国是60%,古巴是80%,他们照样活得好好的。就算进口粮食,要花掉多少钱呢?我算过一笔账,在我们进口商品总额里,连1%都不到。我们进口3000万吨粮食,花了不到1%的钱,但是我们进口石油,花了10%的钱。可石油安全吗?
南都周刊:有批评者称,您有关耕地保护与粮食安全的论断,是在为境外基金会传声、代言,而且您本次调研报告恰恰是美国福特基金会的资助。
茅于轼:都是胡说八道。我们的合作自然是很密切的,但我们所有的研究,没有一个是别人授意我们做的,都是我们主动要做的。
南都周刊:对方有无明示或暗示,所研究的项目做出的结果要对他们有利?
茅于轼:绝对没有。我们做研究,想的只是:理论、真理、正义。我根本不在乎拿外国人的钱,我也不在乎拿资本家的钱。
我不拿他的钱,我拿谁的钱?谁给我钱?政府的钱,我们很难拿到。有没有老百姓拿钱给我们?有,那是少数,给个两万三万的,靠这个根本活不了。
不管资本家还是外国人,他们的资助使得我们起到的是这样一个作用——这到底对中国人有好处还是有坏处?资本家不见得都坏,外国人也不见得都坏啊
“我坚决捍卫商品房市场”
南都周刊:为什么提出取消经济适用房?
茅于轼:如果买经济适用房的,是社会上最穷的、最困难的人,那么确实需要帮助他们,但买的人很多不是最穷的,他们都有了好几十万了。那能叫低收入吗?有些人居然拥护经济适用房,做梦吧,买不着的。我手头就有大量的调查材料,这里面太腐败。
经济适用房为什么便宜?因为是政府从农民手里低价拿的地。让农民受损,你来买便宜房,公平何在?最坏不过的一个政策,就是经济适用房。经济适用房将引发一场全国性大腐败。
南都周刊:不少人认为,取消经济适用房是在为商品房市场扫清障碍,为开发商说话。
茅于轼:我不是为开发商说话,而是为商品房市场说话。由于有了商品房市场,我们人均住房面积从6平方米增加到28平方米,这是商品房市场的贡献。我要坚决地捍卫商品房市场。
南都周刊:那买不起商品房的人,他们的住房需求怎么办?
茅于轼:方法很简单:租房。市场是分等级的,租房也是有高中低档的。
南都周刊:批评者认为,您和任志强等地产商人有私交。
茅于轼:随便他们想去,我不在乎。任志强给我的100万是干什么的?干扶贫的事!我得到他什么好处了?他连请我吃顿饭都没有!
我和任志强除了开会的时候见见面,就没有任何私下关系。只是说,我的事业,任志强是支持的,不光小额贷款,我的富平学校,他也是支持的。富平学校闹官司,赔款好几十万,我向他要钱,他立刻从口袋里掏出1万多元给我。不光任志强啊,潘石屹也支持,柳传志、张维迎也出了钱,我的一些朋友都出了钱啊。
南都周刊:做扶贫的很多,为什么要给您呢?
茅于轼:其他做扶贫的人,他们也给啊。他们从来就没有暗示过要我替他们说话,相反,我还说了很多开发商很不爱听的话,比如房地产有泡沫。这话他们最不爱听。
有些人把好事想歪了。这些人是在毒化社会气氛。老实讲,谁能做好事?有钱人才能做好事。现在人家做好事,你说人家是坏心眼,这个社会还能好吗?怎么不想想,你这样的言论,对社会起了什么作用?
“廉租房没厕所就是歧视穷人”
南都周刊:最近,您提出廉租房不能有厕所,怎么理解?
茅于轼:谁说没有厕所?这是误解。不是没有厕所,是有的,就和大学生宿舍、过去的筒子楼差不多。我的设想是低配置,可以首先把独立的厕所去掉。
廉租房主要是为了救济农民工这个困难群体。如果盖得太好,农民工就拿不着了,很漂亮的廉租房就给有权有势的人住了。
南都周刊:您的设计方案里有歧视和不平等的影子。
茅于轼:对,这就是市场经济,要平等,那就回到计划经济。我们能不能创造一个既富裕又平等的社会呢?还没想出来。我们现在只能是慢慢地发展,最后大家逐渐都富起来。改革开放这是个路子,不能倒回去,倒回去是死路一条。计划经济穷则罢了,它是会死人的。
南都周刊:但您有没有考虑过,富人完全可以把廉租房租下来转租给穷人,到头来得利的还是富人?
茅于轼:确实有这样一个可能,但会比经济适用房好得多。为什么?因为廉租房没有产权。没有产权的房子,你不过是住在里面而已,我让你走的时候,你还是得走;而去掉了独立厕所的廉租房,对富人的吸引力就更小了。
南都周刊:您提到个税起征点8000元起,这是怎么得出来的?
茅于轼:我随便说的。一次演讲后,有个记者问我个税起征点多少合适,我说,应该8000以上。因为原来的个税起征点是800,但那时候平均工资是100来元,现在超过了1000元,所以我就乘以10。
这个问题很复杂,我说过这话就后悔了,其实不应该随便讲,自己对这方面没有深入研究。但我有把握讲的是,个税收入在国家税收总额中的占比需要大幅度提升,现在个税收入只占税收总收入的7%,以后应该至少提高到50%。(来源:南都周刊)
www.
------------------------------------------------------------------------------------------
茅于轼:反对限价房和经济适用房 [09-05-08] |
【星岛环球网消息】北京天则经济研究所理事长茅于轼8日在中国企业领袖年会?西部论坛上表示,反对推行限价房和经济适用房,理由是这两种房不能物尽其用和创造财富。 据新浪财经报道,茅于轼认为,限价房和经济适用房的买卖没有物尽... 详细内容>>> |
茅于轼:我反对经适房 骂我是他们的权利 [09-05-08] |
茅于轼总是处于争议之中。最近几个月,打到他家里的电话忽然比往常多了起来,除了来自学界、媒体等的邀请外,很多电话人不问青红皂白,先是扯着嗓子劈头盖脸一通乱骂,然后不等茅于轼辩驳,“哐当”一声就挂掉了。>>反对限价房和经... 详细内容>>> |
茅于轼:我不在乎拿资本家的钱 [09-05-08] |
因为一些不俗言论,茅于轼总是处于争议之中。崇尚绝对市场主义的他认为,现在的社会太浮躁,理性思维太少,他已经80岁了,只有抓紧时间去做自己认为最紧要而且正确的事情,他一点都不在乎这些批评与质疑。>>反对限价房和经济适用... 详细内容>>> |
茅于轼:大家骂开发商不骂政府是愚蠢的 [09-05-06] |
【星岛网讯】经济学家茅于轼5月5日在搜狐博客中发表了一篇名为《大家骂开发商不骂政府是愚蠢的》的博文。茅于轼在博文中指出,“中国的房地产市场有相当程度的扭曲,表现在房价虚高”,而造成高利润的原因就在于政府垄断了土地,于是,... 详细内容>>> |
茅于轼:为何个人所得税未能缓解贫富差距 [09-05-05] |
...,以后可以慢慢地改进。即使现在没有完整的个人档案,但采取个人申报加抽查的办法,同时保留现有的征收制度,也应该比现在的办法更合理一些。(来源:深圳《晶报》 作者:茅于轼) 详细内容>>> |
茅于轼:我老说温家宝的不是,他经常受骗 [09-04-27] |
【星岛网讯】著名经济学家、天则经济研究所所长茅于轼在由《时代周报》举办的“2009年经济学家看经济政策”演讲中提到,今年全年“保八”不太可能。他说:“今年中国50万亿救市,力保8%,我觉得保不了,今年能够有7%,甚至6.... 详细内容>>> |
深圳首现经适房卖不出去现象 388套房没人买 [09-04-27] |
【星岛网讯】来自深圳市国土资源和房产管理局住宅售房中心的信息显示,2008年度深圳市保障性住房出售工作近日结束,有388套经济适用房无人认购,这是深圳市建设经济适用房以来第一次出现卖不出去的现象。>>茅于轼:买经济适用房... 详细内容>>> |
茅于轼:如果措施得当 中国明年走出危机 [09-04-24] |
广州“时代论坛”著名经济学家茅于轼先生近日认为,当前应对经济危机的重点,在于解决好就业问题。如果中国政府措施得当,相信在明年中国经济能够走出危机。 “经济适用房没有效率,也没有公平” 现在我想把这个事挑明了,经济... 详细内容>>> |
中国社会需要深喉 [09-04-23] |
...有这样一些人,他们时不时地“爆料”甚至挑起争论,让我们在观看与倾听的时候,更多去了解地产的真相。而知名经济学家茅于轼只能算边缘地产人,但他的话,却让更多的人思考地产背后的运作秘密。>>详细 任志强:房价30年没涨王石... 详细内容>>> |
茅于轼:发放旅游券扭曲了市场 [09-04-22] |
天则经济研究所理事长、经济学家茅于轼近日再语出惊人:“杭州等一些城市发放旅游券,这扭曲了市场。” 茅于轼20日在演讲中指出,经济学中一个十分重要的观念就是“一般均衡观念”,要求我们不要扭曲市场,要充分的自由交换和... 详细内容>>> |
茅于轼:全年“保八”不太可能 [09-04-17] |
著名经济学家、天则经济研究所所长茅于轼在由《时代周报》举办的“2009年经济学家看经济政策”演讲中提到,今年全年“保八”不太可能。他说:“今年中国50万亿救市,力保8%,我觉得保不了,今年能够有7%,甚至6.5%就不... 详细内容>>> |
茅于轼轰耕地红线政策:土地供给受限致房价高 [09-04-16] |
【星岛网讯】经济学家茅于轼15日在广州出席活动时,对18亿亩耕地红线政策发表了个人观点,“红线的设置使城市用地成为稀缺资源并价格攀升,从而导致商品房价格居高不下”,指其拖延城镇化进程并制约三农问题的解决。他断言,目前中国... 详细内容>>> |
茅于轼:买经济适用房损人利己 [09-04-16] |
...大可能,即使富有像美国,照样也有穷人。所以另一方面也要靠个人奋斗。奋斗成功的人更有希望买到房。等待政府帮助买便宜房,对大多数人而言最终是会失望的。(来源:茅于轼的博客) 详细内容>>> |
茅于轼:住房商品化是社会进步 没钱先租 [09-04-14] |
北京天则经济研究所理事长、著名经济学家茅于轼4月12日在与凤凰网财经的独家对话中表示,中国住房领域的大进步是由市场化、商品化造就,而市场经济条件下住房必然存在高、中、低差别,“夹心层”应依靠个人奋斗来购买商品房,不该... 详细内容>>> |
茅于轼:刺激中国经济应该启动民间投资 [09-04-13] |
著名经济学家茅于轼近日在第五届中国金融(专家)年会上表示。金融业应启动民间投资促农经发展。 目前全球金融危机,国家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的办法,投入了4万亿,这样的办法,我觉得不能解决根本问题。根本问题在于什么?在于金... 详细内容>>> |
茅于轼:非常不赞成政府拿钱大搞项目 [09-04-07] |
由于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扩内需保增长、4万亿投资计划,成为了大家关注的热点话题。对此,《新财经》日前专访了著名经济学家茅于轼、银河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左小蕾、北京科技大学管理学院经贸系主任何维达。 茅于轼:政府要把钱花在... 详细内容>>> |
【下午茶】楼市的三种狗屁 [09-04-07] |
...”?任志强此时“指点江山”,一副“挟天子以令诸侯”的底气,由不得人不生气! 放狗屁 经济学家茅于轼:廉租房应该是没有厕所的,只有公共厕所,这样的房子有钱人才不喜欢。 防止富人占穷人的便宜,就要让... 详细内容>>> |
茅于轼:房子之所以贵是因为土地贵 [09-04-06] |
【星岛网讯】著名经济学家茅于轼近日表示,“现在人民不缺粮食,缺的是住房,而住房之所以这么贵不是钢筋水泥贵,也不是劳动力的工资高,而是土地贵。” 天津《城市快报》报道,近来,茅于轼因其言论的“惊世骇俗”在各界引起不小的... 详细内容>>> |
经济适用房症结:既不经济更不适用 [09-04-03] |
必须承认,经济适用房建设是一种非市场行为,正如茅于轼所指出的,“经济适用房确实比较便宜,但它不是所用的钢筋混凝土便宜,不是劳动力便宜,而是土地便宜,是政府低价拿地所致。”而那些承建经济适用房的开发商获取土地的成本价与... 详细内容>>> |
开着宝马车住经济适用房 茅于轼点中弊端 [09-04-02] |
经济学家茅于轼2008年12月7日在云南大学演讲时,再度提出之前被网友拍砖的观点:经济适用房只有毛病没有好处,“政府没有义务满足个人对房产的占有欲”。茅于轼棒喝经适房,曾被网民拍砖。 然而2009年4月1日,茅于轼 详细内容>>> |
-----------------------------------------------
stnn.cc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