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录入:admin (2003-08-08)】【访问:576】【字体:大 中 小】 |
张建国 张军勇 “众弟兄,大家来听,你我下欧洲,三年有零,光阴快,真似放雕翎。人人有父母弟兄、夫妻与子女,天性恩情,亲与故、乡党与宾朋,却如何外国做工。……”这是一段八十多年前流传于威海卫的一首华工出洋歌。此间,英、法两国 在中国招慕了十多万华工到欧州战场,仅从威海卫出发的就有5 万多人。然而,事过八十多年,这段历史几乎被人忘却。 1914年8月,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以英法俄为核心的协约国同德奥为核心的同盟国在比利时与法国西北部摆开了主战场。伴随着时间的推移,巨大的伤亡使交战各方兵员锐减,后方与补给线上的劳力极度匮乏。特别是1916年的凡尔登战役和索姆河战役使得英法等协约国人力资源紧张的局面进一步加剧。为挽回颓势,法国首先将目光转向中国,希图通过招募华工来解决其战争需求。1916年5月14日,天津惠民公司与法军代表签订了招募华工20万人赴欧参战合同。但由于德国的阻挠、战地作业的危险以及中国国内的反战情绪等原因,法国在华招工一波三折、阻力重重。同年10月25日,天津市民8000余人集会,要求解散惠民公司,禁招华工,并发起抵制法货运动,使法国的招工计划再次受阻。 同样,英国政府在经历了40万英军的伤亡之后,更加感受到了人力缺乏的巨大压力。英国与法国一样,目光首先锁定在那些“干活不知疲倦”的中国人身上。1916年8月,英国外交部指令其驻华公使馆尽快拟定详细的招募方案。 威海卫于1898年被英国租占,经过数年的苦心经营,成为其驻华舰队的避暑疗养和暑期军训基地。英国之所以相中威海卫,主要想绕开中国的中立国立场这一难题。且山东人宜适应欧洲寒冷的气候,且吃苦耐劳和易管理。威海卫地处山东,正适合于在北方就近招募苦力。 英驻华使馆参赞罗伯逊的招募方案递交到英国陆军部后,很快便得到批准。1917年2月21日,英国陆军部专门成立了中国劳工公司,同年,英国陆军部在威海卫利用维瓦斯特兰矿业协会修建的苦力营和原中国军团营房,设立了“大英威海政府招工局”和“华工待发所”。华工待发所内部附设出发处、警察署、军需处、行政办公室、普通医院、隔离医院、军官膳食厅和住宅等机构设施。其中,宿舍或住宿棚每边为两层铺位,中间为三层铺位,每个棚容纳1000 名劳工。华工的薪水、装备和运输事宜由陆军部代表约翰逊·波恩掌管,运输船只由驻华海军提供,华工服装则由英国福布斯供给,该公司同时负责威海卫当地的招募活动。山东内地的招募事宜则由英国驻济南领事约翰·普瑞特主管,通过委托各地传教士和教徒为代理人进行招募。招募范围遍及华北及沿海各地,但以山东、江苏、直隶为主。为解决语言不通的问题,英方还在国内外中国学生中广为招募翻译人员,其中,在威海卫所招的翻译绝大多数是来自北京、天津、上海及汉口的青年学生。 各地征招的华工到达威海卫后,即送入华工待发所。经过报名登记后便进行体格初检, 在英方所列的21 条病例中,只要有一条不合格,便会被辞退。体检合格正式定招后,即到签名处订立合同,每人用中外文编一号码,用机器打印到铜片上,并将其卷成一个镯子套在劳工的右手上,合同期满回国后,才用机器把铜镯卸开取下。在合同存续期内,该号码即代表劳工本人,不论在中国还是欧洲,号码就是劳工的身份证,根据号码付工钱,分配衣食和任务。编号结束后,每人再手捧用粉笔写好号码的小石板放在胸前拍照,然后将相片贴在各自的工资本上,用于发放工资时辩认本人。华工工资分两地支付,一半在欧洲交付本人,另一半在国内按月交付家属。工资数额因职位不同而有所区别。此外在衣食住行上,技能劳工的待遇也要高于普通劳工。所订合同以3年为期,在陆军部提前6个月通知的情况下,也可提前终止合同,但最低期限不得少于1年。在威期间,每15人编成一班,选出一人任工头,并随时赴沙地进行体能操练或队列、行军训练,经过短期集训之后,便登上征募而来的英法商船,运往欧洲战场。 据资料介绍,一战期间,英法两国在中国直隶、山东、江苏等8个省招募的华工近14万人,而自威海卫转运的华工即达54000多人,成为一战期间最大的华工输出地。华工到达法国即被编为华工军团(也称华工队),经过短期军训后配属到英法联军作战部队从事战地作业和后方战勤服务。据有关资料介绍,到达欧州的14 万华工,其中有9.6万人被分配给英军,3.7万人由法军支配,1万人被“借给”美国赴欧远征军。华工们送上前线后,除承担挖战壕、运弹药、埋尸体、修路架桥等危险工作外,很多人被迫投入战斗。无论是在环境恶劣的后方,还是在极其危险的前线,华工们都受到了非人的待遇。有的被虐待致死,有的染病而亡,有的则因饥饿与劳累抛尸他乡。而在敌机轰炸中遇难和 在作战中阵亡的人更不计其数。1917年2月24日,法国输送华工的“亚瑟”号轮,行驶在地中海时被鱼雷击中,当即有543 名华工遇难。出发前,华工们与英国当局签的合同讲明不参与战斗,而事实上华工们所从事的工作则是战斗的最前线。时任第13营翻译的张邦永在《华工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片断回忆》一文中讲述到:挖战壕的地方已在敌人步枪的射程之内,有些地方与敌人战壕相距不过50码。我们是站在敌战壕前挖战壕,战壕挖好之后,英兵才进来,所以我们实际是在最前线。遇到下雪时,满脸飘着雪花。到了天晴雪化,境内泥浆没胫。轮班睡觉时也只得站着睡,其苦更甚。3营10连的华工严振盛则叙述道:我们的生活常常是饥一顿、饱一顿,……在战事吃紧和阴雨连绵时,连烂料霉面也吃不饱。有一个阶段,我们竟7天7夜粒米未进,全靠挖野菜、吃萝卜度日。租借地宅库村的丛树举曾回忆道:由于对现代战争一无所知,开始当德军飞机铺天盖地而来时,许多人跑出战壕观看,结果敌机既投弹轰炸又俯冲扫射,致使许多华工被炸得血肉横飞。 环境的恶劣与战争的残酷让华工们饱受肉体折磨之苦,而对华工们的那种歧视与虐待更让人难以忍受。张邦永回忆到: “一天早上,一个英国工头从厕所里拉出一个华工,要罚他立正5分钟,说那是英国人的厕所,中国人不该去。”一位名叫德瓦吉里的法国人在日记中写道:“这些腿上缠着交叉布带,头戴小圆帽,衣服褴褛,无精打彩的中国苦力,被结实而趾高气扬的英国军官和士兵手持短粗木棍,在两旁押着, 就像狗赶羊群一样地劳动。” 然而最令华工们感到悲酸的则是来自于祖国的贫穷落后。据资料记载,赴法劳工因工资汇率问题蒙受损失而求助于中国驻英使馆时,使馆方面竟然函电不复、上访不见。北洋政府及驻英、法使馆也曾派员赴华工集中地视察或慰问,但基本上走走过场,从未直接与华工们见过面。对此,华工们“只有咒骂,只有叹息。”飘泊异域、孤苦无依的华工们不得不依靠自身的力量依靠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维护自身的权益,顽强地生存下去。据统计,仅为抗议虐待,华工们组织的各种罢工抗议活动就近30 次。为适应在当地生活和务工的需要,华工们还组织了各种识字班、补习班,由随营的中国翻译免费教授中文、英文和法文知识。值得一提的是,1918年毕业于美国耶鲁大学,后成为20世纪30年代兴起的乡村建设运动代表人物之一的晏阳初先生,正是在法国战场担任华工翻译期间,为华工们如饥似渴的求知欲和互帮互助的精神所感动,才抱定教育救国的宗旨,放弃做官和当教授的机会,终生投入到平民教育事业中。 非人的虐待,艰苦的条件,危险的环境和残酷的战争,使许多怀着出国挣钱发财梦的华工惨死在异国他乡。据中国公使馆统计,当时在英军服务的华工中,有名有姓的死亡者就达9900人。实际上,根据战后的清点和统计,在法军和英军中的华工死亡者和下落不明者接近两万人。目前,在法国和比利时葬有华工的公墓共有69 处,只安葬了1874名华工。 1918年11月11日,持续了四年的战争终于结束,战胜的协约国沉浸在一片欢欣喜庆的气氛之中。同年11月16日,英国殖民大臣专电英属威海卫租借地行政长官骆克哈特:“值此停战大喜之日,我向威海卫人民祝贺战争胜利,并感谢你们的帮助,从威海卫招募的华工军团对战争发挥了巨大作用,非常感谢华人社团对政府的衷心支持。”彼时的中国同样是一片欢腾,政界要员、社会名流、莘莘学子,几乎无人不欢呼雀跃无人不慷慨激昂无人不踌躇满志,希图籍战胜之机挣脱自近代以来列强套在中国人头上的重重枷锁,一改自身卑微的国际地位。然而,时局的发展很快就将国人的种种梦想击得粉碎。在1919年1月18日召开的巴黎和会上,日本借美、法、俄等国的支持,以强盗逻辑强占了德国在中国山东省的一切利益,战胜之日终成国耻之日。当时,出席和会的中国代表顾维钧在列强代表面前厉声反驳所谓中国没有派一兵一卒参战的谬论:“14 万华工在欧洲战场浴血奋战,有谁敢否认他们的贡献和作用?”然而,在那个“中国不过是一个地理上的名词”的年代里,中国人的声音毕竟太微弱了。 弱国无外交! 国弱受人欺! 巴黎和会期间,那些为战胜国做出贡献的中国华工并没有享受到战胜国国民待遇,他们的命运很长时间没人过问。在华工们的强烈要求和团结斗争下,1919年秋被陆续遣返。但实际上回到祖国的只有11万人,另有3000多华工选择在法国定居,并成为中法关系史上第一批移居法国的华人。 八十多年过去了,这段历史不但英国人、法国人已经遗忘,对中国人而言也是一段陌生的往事。但是,旅法华侨华人为争取参战华工权益的斗争从来没有停止过。1988年11月28日,在法国华裔融入法国促进会的倡议和敦促下,法国政府终于公布了有关华工的档案,并在巴黎市中心里昂车站附近的毛里斯德尼街口广场的建筑物上镶建了华工纪念牌,在上面用中法文刻着:“公元1916~1918年,14万华工曾在法国参与盟军抗战工作,有近万人为此献出了宝贵的生命。战后,其中3000人定居法国,并在巴黎里昂车站形成了第一个华人社团。”1998年11月2日,法国政府又在巴黎13区华人社区的博德里古公园内竖起了一块2吨重的花岗岩石碑,碑上镶刻着镏金字:“纪念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为法国捐躯的中国劳工和战士”。2002年清明节,法国诺莱特华工墓园举行了第一次大规模的公祭活动。法国荣誉军人和退伍军人30个协会代表、旅法华侨华人50多个社团代表、中国驻法国大使馆和其它常驻机构的代表、法国各界人士近800人参加了公祭仪式。中国驻法国大使吴建民参加并讲话,法国总统希拉克派代表参加并为公祭活动致信,在其致信中旅法华工被视作为中法关系的先驱,华工们的地位和尊严终于得到恢复和承认。 2002年2月,笔者利用到英国查取英租威海卫历史档案的机会,取道法国专程考察举行公祭活动的诺莱特华工墓园。这是一个在英军华工营地原址上修建的占地2650平方米的墓地,也是在法国与比利时华工墓地中的最大华工墓园。外有半人高的围墙,入口处是中式石雕牌坊楼门。楼门两侧的牌柱上刻有时任中国驻英公使施肇基撰写的对联:“我欲多植松杰生长远为东土荫, 是亦同瘐袍泽勋劳宜媲国扬名。”联后注明,一战期间有9900名华工遗骸葬于法境。园内绿茸茸的草地上,竖立着842块墓碑,每块墓碑上部横刻着“流芳百世”,“虽死犹存”,“勇往直前”等中英文大字,下面用中文刻着死难华工的姓名、籍贯、生卒年月及编号。这些死难华工有多少是从威海卫出发的尚不清楚,但他们大多是山东人,特别是以寿光一带的居多。 2002年3月30日,法国最后一位“一战华工”辞世,享年103岁。一战华工史应该记上这个特殊的日子。 |
2009年5月5日星期二
悠悠岁月话一战华工
订阅:
博文评论 (Atom)
关注者
博客归档
-
▼
2009
(521)
-
▼
五月
(345)
- 旧案回顾--山水一览
- 邓玉娇案幕后凶手
- 惊骇内幕:中共红色渗透加拿大 直通几届总理
- 震撼!美国华裔女记者冒死偷拍朝鲜内幕 视频
- RFA独家:赵紫阳录音回忆的历史背景(鲍彤)
- 《华邮》把赵紫阳的秘密录音摘录上网(附视频录音)
- 六四伤残者齐志勇在病房接受外国记者采访(视频)(图)
- 赵紫阳秘密录音回忆录出版 揭六四镇压
- 杨道: 灾后一周年的北川
- 只有禁书才热卖?中国文学在海外遭尴尬
- 英国女性担心身材不好抗拒做爱
- 美国大学师生联名要求以战争罪审判赖斯
- 抗战时期投靠日本鬼子的八路军最高将领(图)
- 日本80后小说:『裂舌』让人头皮麻(图)
- 美高官被控向中国泄密,中国籍女子被捕
- 中国政治改革的认识误区及契机
- 马英九抛与胡锦涛会晤信号 曾有多种会晤版本
- 哈佛出版蒋介石新传:蒋介石终究赢了毛泽东
- 陈振聪再提龚陈恋 称龚如心主动发生关系
- 移民经验谈:我的美国绿卡面试全过程实录
- 人在加拿大:体验形形色色的销售
- 美士兵因06年奸杀伊拉克少女面临死刑(图)
- 就冲着省委食堂的饭菜 调我去哪儿我也不去
- 长征之谜: 女红军最头痛来例假(图)
- 马英九欠温家宝一个公道 温家宝捐弃前嫌
- 郎咸平:美国为何只救助金融行业 不救制造业
- 意大利总理与美女部长打色情电话(图)
- 18岁内衣模特大曝料 贝卢斯科尼很好色
- 5.12大地震北川周年祭奠现场实拍 (组图)
- 意大利总理和女部长成油画裸体天使(图)
- 死亡数字仍是谜 传北川中学1400学生罹难
- 美国之音记者现场观察:新旧北川
- 重庆:四名小学生服毒自杀 媒体称有隐情
- 鲁迅被蒙了,阮玲玉自杀岂是因人言可畏!(图)
- 开国大典上的外国人:突然冒出一个美国上校
- 《顾蔚专栏》中国不要错过建设"国际板"的好时机
- 美国人瞪大了眼问:现在的中国到底算老几?
- 老师暂离教室 美国小学生当众作爱
- 他们预测了512大地震
- 温家宝为何缺席川震周年祭
- 正准备坦白的陈绍基收到了谁的纸条?
- 一个老留学生的一生
- 胡锦涛汶川映秀献花 公安挨家挨户警告
- 中国目前面临的十大尴尬难题
- 重返灾区:继续寻找答案
- 高情商女性更能享受性生活
- 汶川大地震周年 香港团体哀悼抗议
- 正准备坦白的陈绍基收到了谁的纸条?
- 中宣部连下六道命令封杀5.12周年纪念
- 谢盛友:五四:中国误搭列宁列车
- 墨西哥媒体说真相:为何对中国以怨报德
- 汶川大地震
- 今年的“嘎纳”很中国
- 日本关注中国灾后重建 赴现场记者遭扣留
- 汶川大地震一周年:如何祭奠死难者
- 甲流患者全球破5000 中国隔离350
- 柏林墙倒塌二十年德国电影回顾
- 教皇:勿忘犹太人遭大屠杀悲剧
- 甲型H1N1流感可能是人为制造
- 张五常:金融中心 北京还在等什么?
- 划界案大限将至 中国已提交外大陆架界限信息
- 世卫专家评估甲型H1N1病毒大流行风险
- 震撼5.12——6.12日记_夕阳红中老年人论坛
- 图片故事:樊建川和他的汶川大地震博物馆[组图]
- 中国社会基层无政府状态令人担忧
- 聚源中学初三五班:挥之不去的噩梦
- 5.12寄希望于未来_山水一览
- 程晓农:邓小平高层群体内幕[视频]
- 央视大火事件牵涉政治局两名委员
- 崔健:唯一障碍就是一党执政给我们造成的恐惧
- 贾樟柯访谈:中国电影毛病在哪?
- http://www.youmaker.com/
- 中南海政局充满变数 坐拥大军心怀恐惧(图)
- 中共官员张喜武夫妇自杀身亡(图)
- 薄书记的儿子的另一面,求证?有图无真相
- 福建高官狗咬狗:宁德市委书记后任咬死前任:再反咬
- 清水狮子头的相册
- 中共政治 您看透多少?9道自测题
- 福建高官巨贪被双规 淫棍三书记中仅排第三
- 社会将大规模动荡 御用学者也着急了
- 谢国忠预言:2009年 重大事情即将发生!
- 观耘闲人: 400万网民要求周永康孟建柱引咎辞职
- 军工单位、代号
- 章子怡曾对张艺谋说:穿上裤子不认人了?
- 鼎鼎大名 女版“张艺谋” 潜规则男演员 组图
- 杨佳爸爸发文章:说说心里话
- 农业部三高官自杀 中共封锁消息
- 方影竹:杨佳墓碑记
- 赵紫阳智囊吴国光 中国改革已终结 3个不惜代价
- 飙车撞死人案 母亲节杭州万人陪谭母送子
- 新杂志的征稿信,征人信,稿费标准,投稿邮箱。
- 韩寒 _2009年05月11日
- 万里碧霄终一去:序《诗经里的动物》
- 发帖举报临沂“八星级办公大楼”者遭刑讯死!
- 被河蟹的“七十年代”
- [禁书资讯]当代中国大陆100部禁书(见色起义)
- 孙士鋐:汶川地震预报的几个“想不到”
- 陆川专访:我讲述的是人性的反抗史
- 28位专家挑战地震不可预测论
- 俄国希望重开朝核六方谈判 金正日小儿子金正云加快接班步伐
-
▼
五月
(345)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