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著名作家冰心在1923年上过周作人的课。她回忆说:“他很木讷,不像他的文章那么洒脱,上课时打开书包,也不看学生,小心地讲他的,不像别的老师,和学生至少对看一眼。我的毕业论文《论元代的戏曲》,是请他当导师的。”
(二)
20世纪30年代,作家卜乃夫在北平自修,也到北京大学听过周作人讲课,他回忆周作人说:“他未开口之前,总要用手抓头,考虑一下,开口时则有点吞吞吐吐,辅助词用得很多。正像他写文章一样,似乎恐怕一句话说出去,会成为一颗炸弹。”
被带上法庭的周作人
(三)
沈从文和周作人是同事,他说周作人“用平静的心,感受一切大千世界的动静,从为平常眼睛所疏忽处看出动静的美”的绅士作风实在是有些“僧侣模样”。
(四)
“雨丝派”的另一个中坚——林语堂评价周氏两兄弟云:“周氏兄弟,趋两极端,鲁迅极热,作人极冷。两人都是深懂世故。鲁迅太深世故,所以为领袖欲所害。作人太冷,所以甘作汉奸。热可怕,冷尤可怕,这又是放逸之士之所不为。”
(五)
郁达夫对周作人的评价更加精辟和激烈:“他(周作人)知道空喊革命,多负牺牲,是无益的,所以就走进了十字街头的塔。”
(六)
傅斯年在抗战结束后和周作人有过一次正面接触。抗战结束后,已经有了“汉奸”身份的周作人凭自己和傅斯年(时为北大代理校长)的情谊,请求特殊照顾。傅斯年不予理睬,周作人很高调地说:“你今日以我为伪,安知今后不有人以你为伪”。
傅斯年当即痛斥到:“今后即使真有以我为伪的,那也是属于国内党派斗争的问题,却决不会说我做汉奸;而你周作人之为大汉奸,却是已经刻在耻辱柱上,永世无法改变了。”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