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5月6日星期三

汪精卫的三个“死忠”


作者 兰晓丽

当汪精卫在1940年冒天下之大不韪,公然与日本人合作,谋求和平的时候,他的亲信都知道他走在了怎样的一个刀刃上,但是他们依然追随在他的身边,这三个人是陈公博、陈璧君和曾仲鸣。

网上曾有人评论说,如果汪精卫抱着炸药包去炸日本坦克,至少有三个人会跟上去:陈公博是一边摇头叹气一边跟上去,陈璧君是一边冲一边呐喊,曾仲鸣则不会有任何犹豫,而周佛海则可能在背后打黑枪。

陈公博

我们很多人记得他的名字,是因为他是汪伪政权的头三号汉奸之一。

19世纪20年代,他开始追随汪精卫。1935年,国民党监察院弹劾汪精卫搞媚日外交,汪精卫被迫辞职,陈公博也一道辞职。汪精卫想从重庆叛离的时候,陈公博打电报给他说:“先生若离重庆将遭到全国民众的反对和唾弃”。但是汪精卫心意已决,于1938年与日本达成“重光堂协议”时,陈公博说:“汪先生走到哪里,我跟到哪里。我不想留在四川,眼看众人在我面前骂汪先生,更不愿被别人看成是汪先生留在政府里的密探。”

陈公博

1944年汪精卫去世,南京政府推举陈公博为国府主席,继任行政院长及军事委员会委员长。陈公博坚持在最高职务上加个“代”字,他说:“现在汪先生走了,人亡政息,这台戏也该结束了……我来继承汪先生的职位,是来办理收场的,而不是来继续演出的。”

1946年4月,陈公博在法庭受审,他为汪精卫辩护说:“当日汪先生来京之时,沦陷地方至十数省,对于人民只有抢救,实无国可卖。在南京数年为保存国家人民的元气,无日不焦头烂额,忍辱挨骂,对于个人只有熬苦,更无荣可求。到了今日,我们应该念念汪先生创立民国的功勋,念念他的历史和人格”。

之后,陈公博坦然接受死刑,没有上诉。

曾仲鸣(右一)与汪精卫、陈璧君

陈璧君

陈璧君之于汪精卫,是妻子更是战友。

她在受审的时候说:“日寇侵略,国土沦丧,人民遭殃,这是蒋介石的责任,还是汪先生的责任?说汪先生卖国?重庆统治下的地区,由不得汪先生去卖。南京统治下的地区,是日本人的占领区,并无寸土是汪先生断送的,相反只有从敌人手中夺回权利,还有什么国可卖?汪先生创导和平运动,赤手收回沦陷区,如今完璧归还国家,不但无罪而且有功。”

当她接到死刑判决书的时候,说:“本人有受死的勇气,而无坐牢的耐性,所以希望法庭改判死刑。”

建国以后,陈璧君的好友宋庆龄与何香凝到狱中看望她,劝她写一个承认汪精卫有罪的悔过书,她说,汪精卫无罪,她宁愿坐牢也不会去承认汪精卫有罪。

1959年,陈璧君死于狱中,时年68岁。

曾仲鸣

曾仲鸣是汪精卫的秘书,他比汪精卫小13岁,少年时代就跟随汪精卫赴法留学。

1939年1月,在国内引起公愤的汪精卫,在河内遭到了追杀。3月21日凌晨,杀手们潜入河内汪精卫一行的栖息地,误闯入了曾仲鸣夫妇的房间,曾仲鸣中了数十弹。

汪精卫得知这个消息,不顾安危冒险去医院看他,曾仲鸣已经濒危,期间醒过来对汪精卫说:“我能代汪先生死,死而无憾,国事有汪先生,家事有吾妻,我没有不放心的事。”曾仲鸣临死前又挣扎起来,把以他的名义替汪精卫在国外银行存款的支票上一一签字,为汪精卫做了最后一件事情后才死去。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

关注者

博客归档

标签

我的博客列表